什么是人才?它是人才学首先要回答的基本概念,它关系到人才成长的方向,是人才学建立的理论基础。
要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让我们先从人才的产生谈起。
我们不妨用下列图表和公式进行一番探索。人的才能不是。二者择一,而是存在一个才能区间,我们假设每个人的才能相当于(图1)这个区间中的一个点。这个区间可分为若干段:在0附近的属于白痴段,1.0附近的属于平才段,在。与,之间的属于庸才段,只有大于I的才属于能者段,大得较多的则为天才段。所以最有才能的天才也不过是个位数,也相当数量有限的几个平才而已。
在以上才能区间的基础上,我们再分别两种情况:
在没有领袖时,一群人的才能的总量应当是这群人中各个个人的才能的和,即“加法关系”。举例说,甲的才能为0.51乙的才能为1.0,丙的才能为2.0,则他们三人才能之和应为3.50
但如果出现了领袖,才能的总量就立刻发生了一个木质的变化。领袖影响到这一群人,所以领袖的才能同其领导下的各个人之间的才能之间的关系则是“乘法关系”,这可概括为下式:E== kE;Ee;
其中E是一群人才能的总量,n是人群的规模(人数),e,是人群中的每个个人的才能,E;是当人群中第,个人当了领袖的才能。k是社会因子。因为社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领袖和人群施展其才能的可能性。
如果设k =l,我们对以上例子可作进一步讨论。如果甲作了领袖,则E二0.5x(0.5+1.0+2.0) =1.75,即庸人作了领袖不但未扩大人群的才能,反而使其缩小。如果乙作了领袖,仅能使人群才能总量维持不变。只有属于峭旨者”段的丙作了领袖,才能使人群的才能有所增长。这里有两个问题:为什么在上面公式中,作为领袖的,个人的才能被两次进行计算,一次是在计和数时计算,另一次则在计积数时计算。主要原因是:当人群很小时(例如不到10人)作为领袖的个人除了发挥领袖的作用外,他还要同人群的其它成员一样地参加具体工作,发挥了双重作用。如果人群很大,个别人脱离劳动,又可略去不计,不致造成较大误差。为简便起见,其公式才保持了以上的形式。
以上讨论的是领袖,但人才和领袖并不是相同的概念,那么讨论的内容对人才学又有什么意义呢?由于人才必须要具有超出个人范围的影响,即能影响到一群人。这一点他和领袖是相似的。一个科学家、劳动模范、英雄战士等具有杰出表现的人物,在为社会的献身精神中都具有很大的力量并影响着周围的人群,因而发挥着带领集体前进
的作用。所以,对领袖的作用的讨论用之于其他的人才,从一般原理说来,仍是可以的。
从上述数列比喻中,还可作一点引伸,领袖或人才的作用不只是一个自然数,而对数量级也很有影响。不管个人的作用是哪个自然数字(从。到9),领袖的作用都离不开人群的大小,即社会的规模(n)。这充分的说明了,人才来源于群众,且只能在群众中产生。
下面,我们再从社会的角度讨论人才的作用,进而使人才的定义更为精确化。
社会是以各种不同范围的单位、行业和阶层等组成。如果我们把人才所做的贡献影响所及的范围同社会对照起来,就会发现,人才具有不同的影响层次。一个能为社会的基层单位(如工厂、学校、剧团、生产队、科研单位等)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应当认为是单位级人才。一个能为行业(如冶金业、理发业、植棉业、物理学科等)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则属于行业级人才。对于一个地方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是地方级人才。对于全国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是国家级人才。对于世界的进步作出显著贡献的是世界级人才。在历史上它的贡献占有永久不磨灭地位的则是历史级人才。因此,人才犹如金字塔,形成复杂的层次结构。考虑到这种结构,人才的定义就可以得到一个更确切的概念,即任何层次的人才都是对相应社会层次的进步具有显著贡献和影响的人。
本文来源:田福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