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青年时期就做出巨大成就的大有人在

来自:田福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3-12-27 14:59:04

    马克思、恩格斯写出《共产党宣言”,一个二十九岁,一个二十七岁;列宁创办全俄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火星报》,三十一岁;毛泽东同志主办《湘江评论》,二十五岁;牛顿创立微积分,二十三岁;拍金发明苯胺染料,十八岁;居里夫人发现镭,三十五岁;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学说,二十六岁;爱迪生做出第一项发明,二十一岁;伽罗华提出群论,十七岁;海森堡建立量子力学,二十四岁;伽利略发现钟摆原理,十八岁;玻尔提出量子化轨道理论,二十八岁;瓦特发明蒸汽机,二十八岁;马可尼进行第一次无线电通讯实验,二十一岁,安德逊发现正电子,二十六岁多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一个三十四岁,一个三十岁。
    每当想到这些英姿勃发年轻有为的人物时,不少青年同志就心中好生渴慕,殊不知,在这些巨大的成功背后,他们是怎样抓紧分分秒秒的青春光阴埋头苦干的呢!拿这些人的闪光青春与自己两相比较,那些把宝贵青春都虚掷到没完没了的打扑克、聊大天、吃喝玩乐的人,难道不感到脸上发烧吗?西汉乐府有首《长歌行》,它把青年们比做“青青园中葵”,还发出警告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很有道理的。谁以为占有青春光阴就可以随意支付的人,到头来只能落得个“老大徒伤悲”的可怜结局。效率说:请缩小你计算时间的单位
    珍惜时间的人喜欢把时间比做海绵里的水,说是只要挤,总是有的。但是,把挤时间比做往木板上钉钉子,才比较恰当,道理很简单,挤时间需要费力,需要有点意志。
    首先,不能小看一小段时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达尔文说他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其次,要会挤。古往今来,很多惜时的人为我们寻找到了不少“时间木板”容易“钉进钉子”的地方:
      (一)三余:东汉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冰天雪地农活少,这是一年空闲的时间;黑夜,不能下地干活,这是一天空闲的时间多下雨天,遍地泥泞,不好下地,这也是一种空闲时间。他告诉别人,利用好这a三余”,可以读好多书。时间虽然过去一千多年,但这“三余”对今天不少农村青年还是适用的。
      (二)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这是欧阳修的经验。有一次别人问他,为什么能在公事繁忙情况下坚持写作,他回答说:“海南人才在线的文章,多数是利用‘三上’进行艺术构思、打好腹稿的。所谓三上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的很多诗篇就是戎马佼惚间在马背上哼成的。至于“三上”读书,按卫生学的观点是不适宜的,但想想问题倒是可以。
      (三)星期天。忙了六天了,星期天休息休息,这本是应该的事。可是,对于潜心于事业的人来说,有时把星期天也得搭上。一九0三年数学家科尔证明2的67次方减去1是个合数,解开了两百年来一直被人当作质数的谜。别人问他,解决这个问题,你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道:“三年内的全部星期天。”革命烈士孙炳文刻苦读书,常常把星期天当作星期七。他在一张书页上批道:“自今日始,每日至少读此书十页,虽是星期天不以废;炳文,世人有星期,汝独无!识之!”
      (四)随时随地。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有一些零星时间,如不去抓,也就丢掉了;如果抓起来,便可集腋成裘,这就要靠随时随地来留心了。比如,候车、旅行小憩、候诊、影剧开演前、会前等等。中国古代著名学者“出必载书,数脆自随,旅店少休,披寻搜讨,曾无倦色,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马克思、托尔斯泰等人也是这样,连散步都带上个小本本,常常随时记下他们认为有用的材料。有一回,恩格斯从热那亚乘船到英国,他每天都记录太阳的位置、风向、海潮变化。原来,他是在利用这个机会学习航海知识呢!
      (五)养病期lb]。生病是件坏事,但只要不是影响看书、想问题的病,郝可以获得大量平时难得的时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山村支队》都是病床上的产品。鲁迅病中挥笔写下多少犀利的杂文!高士其的大量科普作品,门捷列夫的不少科研成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都是与疾病搏斗的胜利结晶。达尔文说:“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海南人才在线忘却或者赶走了海南人才在线日常的不适。”
      (六)就抓住今天。古往今来有不少“明天主义”者。明天主义者,总是把行动计划定在明天,结果落得“万事成蹼。李大钊说:“海南人才在线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他还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说:“昨日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怎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日。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敬爱的周总理,常常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休息。老当益壮的姚雪垠创作《李自成》巨著,是“壮怀常伴荒鸡舞,寒夜熟闻关上钟。”法国数学家伽罗华,二十岁就被杀害了。当他知道自己将要受害的消息后,利用最后的十三个小时,一口气写下了六十多个数学方程式。后人证明,就是这些成果也足以使之列为有史以来少有的伟大数学家。
    一八九七年二月,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就是在那样严寒、艰苦的条件下,他也没放弃抓紧时间学习、写作。在短短的三年流放生活中,谁能想到,他除阅读了大量马恩论著外,还写成了三十多本著作,其中有《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计算时间的.单位缩小了,被人看不起的时间的“下脚料”也会变成巨大的财富。你希求创造的活力吗?请保持时间上的弹性里
弹性存在于宇宙万物万事之中。时间安排上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也就是说,一个注意时间的科学运筹,力求提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同时保障身心健康的人,必须在时间安排上保持弹性。弹性不等于稀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既紧张,又有秩序,既有计划,又注意调节。

本文来源: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