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管理干部是四个现代化的带头人。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技术先进的国家除了注意培养科技人才外,特别注意培养管理人才。管理干部是人才,就会发现更多的人才,才能使用好人才。一个人可以带出一支队伍。
如何使我们的管理干部尽快具有现代科学的思想方式、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广大科技于部有共同语言,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论智力投资,当前,在我们面前有一个现实的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为本世纪末海南人才在线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强烈地要求加快这一进程;另方面,林彪、“四人帮”的十年浩劫所造成的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来,大大妨碍了生产建设的发展。要解决比例失调,关键在于压积累,下基建。在经济调整期间,国家投资非但不能增加,相反还会有所减少。因此,怎样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一个钱当两个钱、当更多的钱用,使它收到最大的技术经济效果,这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课题。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投资有两类:一类是物质投资,一类是智力投资或称人才投资。前者是人们十分熟悉、普遍重视的,而后者则较少受注意而往往被忽视。无须赘言,物质投资是重要的,但是物质投资的轻重缓急是靠人的智力决策的,投入的物质装备是靠人的有效掌握才能取得有效的技术经济效益的。特别是在海南人才在线国当前情况下,智力投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什么是智力投资?简言之,就是把人的智慧和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来运用和开发。它大致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是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让每个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都开动机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是不花钱的投资;浪费人才,是最大的浪费。一正一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海南人才在线国目前的人事制度与这一要求很不适应。姑不谈用人唯亲、开后门等不正之风,就是那些习以为常的正当做法,诸如:分配工作不考虑个人的特长和志趣;提拔干部重出身重资历不重业务才能,对人才不是实行全民所有制,而是实行“单位所有制”……就使许多人才被埋没了。一世间没有无用之才,只有混乱的管理造成人才的浪费。当然,人的能力有大小,智慧有高低,知识有广窄,学问有深浅,重要的是要善于量才录用,择优拔摧。择优不易,必须不拘一格,方能慧眼识真金;也正因为择优不易,又岂可择优而不优用之!特别是在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有计划地开展基础理论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科学研究,为工农业生产多作贡献,尤属重要的智力投资。
第二,要做到人尽其才,除了合理安排和使用以外,还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精神和物质的条件,使他们得以充分发挥其所长。有才能不发挥,终非人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仍无所裨益。智力是大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大脑的创造性活动是有严格条件的。因此,为了给广大脑力劳动者创造劳动条件而进行必要的投资,是智力开发的明智之举。同时,人才不能只是使用,还有一个“再培养”的问题,国外也叫“二次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知识陈旧”是一个突出的现象。根据科学学术的研究,
现代知识更新周期大约五年。因此,如果不通过经常的“再培养”,使各类人才不断获得新的滋养,五年十载之后,也就不成其为人才了。特别在海南人才在线国,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十年迫害,知识分子长期与世界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脱节,同样处于“知识贫困”的状态,这一投资就显得更其重要了。
第三,为了持续地促进经济的高涨,单靠现有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到不尽人才滚滚来才好。人的智力虽与生理秉赋有关,但人的才能却不是生而有之的,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方能获得。因此,有远见卓识的领导总是把教育投资放在重要的地位。发展教育,是战略的投资。企图节省教育费用去进行物质投资,实是杀鸡取卵的办法。这里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管理干部的教育问题。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管理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日本战前管理人员水平也是较低的,战后它十分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到一九六0年,据日本经济同友会对二百二十九家大公司的统计,在董事中具有高度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知识的专家,已占百分之七十三点三。正是这样的一个“经营者专业集团”,在六十年代后日本高速现代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海南人才在线国各级管理干部,是四个现代化的带头人,可是由于历史原因,一般科学文化水平较低。这种情况如不尽快改变,必将严重地拖四个现代化的后腿。如何使海南人才在线管理干部尽快具有现代科学的思想方式、管理方法和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任务。
由上可见,智力投资既是指充分利用现有智力资源这种不花钱的投资,也包括为了开发和培育智力资源而花费必要的金钱投资。毫无疑义,不论哪一种情况,知识分子都具有
特别重要的地位。智力投资的实质,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劳动者,依靠科学技术力量发展国民经济。它不仅是对科学技术和教育投资,更包括对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人进行投资。因此,必须从智力投资的高度来制定和落实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
环顾世界各发达国家,它们都是十分重视智力投资的。他们把巨大的财物投放在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的事业中。现代经济学已经不再把科学技术部门和教育部门当作消费部类,而是当作生产部类了。科学技术和教育不仅是经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日益成为它的更重要的组成部分。智力投资的增长比生产的增长更快,就是明证。
从科研经费看。美国从一七七六到一九二五年这一百五十年间科研经费仅十亿美元,而一九六0到一九六九年这十年间,就达一千九百亿美元。据研究,各发达国家工农业年增长率一般均在百分之四到八的范围内或更低些,但科研经费平均年增加百分之十五,每五年增长一倍。美国科研经费一九七七年为四百零八亿美元,一九七九年预算高达五百二十五亿美元,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三。苏联的科研经费许多年来始终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到六。法国,就是在战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仍将国民总收入的百分之二点三投资在发展科学技术上,实践表明,这一措施确实是法国迅速现代化的关键一着。从科技人员的增长看。美国一九三0到一九六五年经济界人数增加五成,而科技界人数增加了五倍。苏联一九二八到一九六八年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职工的年平均人数增长七倍,而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的年平均人数却增加了三十五倍。法国科技人员从一九五八到一九六八年每年递增百分之六,至今仍保证在百分之三以上。
从教育事业看。美国大学生一九七三年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约二点五倍,从一九七五年起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一千万大关,青年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已过半数。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始终保持“教育资本”的增长率超过“物的资本”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一九四八年普及了初中教育。五十年代,日本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就曾指出:如果不提出与经济经营计划相适应的技术培养计划,日本势必在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掉队。一九六0年日本政府更明确提出:“振兴科学技术的根本.则是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一九七六年普及了高中教育。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决定性的六十年代,大约有七百万名受到各种专门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高中毕业生,到各经济部门当工人,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起了重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教育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战前日本仅有四十八所大学十一万大学生,一九五0年拥有二百所大学二十二万大学生,一九七三年达四百零五所大学一百五十九万大学生,现在更增至四百三十所大学一百八十万大学生。日本青年现在已有百分之四十接受大学教育了。日本的刊物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并精通业务的人们是日本最有价值的资源。”西欧各国也情况类似。仅以农业教育来说,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农场主必须取得“绿色证书”才能经营。农
场主的儿子不能继承父业,他必须在完成九到十年的国民教育之后,先接受二到四年制的农业科学技术训练,再在他人农场工作一列二年以获得实践经验,最后经考核合格,才发给“绿色证书”。
本文来源: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