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与大家分享了海南岛的历史背景与移民的时间,今天琼海劳务派遣公司田福人力小编继续与大家分享后期四批移民进入海南岛的时间~~
第三批 汉族,海南岛的主要移民;自西汉至明、清时期,海南岛的大陆移民成份主要是汉族。根据其迁移的来源地和分布的地域范围可分为中原汉人、闽人、客家人和潮州人。
中原汉人
早在秦时,已有大陆汉人迁入海南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开拓疆土,征伐南越,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南海、桂林、象等南方三郡,并征发所谓“罪人”、“赘婿”以及商人共约50万人防卫于五岭、“使与百越杂处”,其中有些人到达海南岛。这些中原汉人迁入岛上的动机和目的大致有经商贸易、远避战祸、流谪官吏、戍边兵丁等几种类型。
闽人
宋代之后,迁入海南岛的大陆移民成份发生变化。北宋初年,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辽、金、元等政权,他们之间连年混战,并不断南下攻宋侵扰宋朝边境,给中原以至江南地区的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迫使大批北方人民南迁,其中相当部分南迁的中原人先进入福建,再从福建迁入海南岛。这是最早的“闽人”进入海南的历史。
由于“闽人”南迁上岛,所操的“闽南话”逐步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方言——海南话。现闽入主要分布在琼山、文昌、定安、琼海、万宁、澄迈等地。
客家人、潮州人
自晋代“五胡乱华”时代,客家人从中原迁徙有五次大南迁。其中迁入海南岛的主要在清初时期。有部分客家人随同其他闽粤人一起南迁本岛。
老客: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朝廷发布《敕开垦琼州荒地》命令之后,移民日增。在海南祥发、怀集等乡的客家人,都是道光年间从潮州、嘉应州(今梅县市)移来的,被称为“老客”。
新客:在道光以后,从广州、肇庆府属之恩平.开平、高明、鹤山、新宁(今台山)、阳江等地来的移民,被称为“新客”。
第四批 苗族,广西苗兵的后裔;海南岛的苗族,大约始于明嘉靖或万历年间,从广西凌云县和臣恩州陆续迁入或作为士兵被朝廷征调而来,落藉海南岛的。
后来苗族他们及其子孙亦留在岛上。嘉靖十六年(1537年)乐东黎族起义,地方官“奏调目兵八万(苗人),台汉达官军士僮敢死士十数万人征之,苗人仅占目兵一部分。据考证,他们初米时包括家属计约万余人,主要分布于崖州。现以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最为集中。
这就是第三、第四批移民进海南岛的祖先,真可谓是来着四方呀,明天小编就继续给大家分享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