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劳务派遣公司田福人力认为,邵逸夫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他向来是最受尊敬的企业家之一。邵逸夫活了107岁,是全球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的CEO。
文昌劳务派遣公司田福人力认为,邵逸夫爵士可能是华人中最早意识到品牌效应的几人之一。“邵氏出品,必属佳品”这句广告词传遍了华人圈。他做电视和电影是在文化和传播领域进行品牌塑造,他的慈善事业可视为在公众领域巩固品牌形象。真正为他聚财的则是金融和房地产领域,但这方面的卓然成就,与前两者关系颇深。「聚财是一种满足,而散财是一种乐趣」,能把两者结合的如此紧密但不落俗套,邵爵士当仁不让。
每每在新闻上看到大善人陈光标时,脑子中都忍不住浮现邵逸夫先生的形象。有趣的事情在于,同样做公益,一样采用的是并不低调的方式,同样是高级品牌运营,但陈光标先生的种种奇葩(中性词)行为往往只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而遍布中国的一座座逸夫医院和逸夫教学楼在几十年后仍然为后辈所瞻仰。这并不是优劣之分,你也可以说是个人标准使然,也许与实力和底蕴有关。但后者的坚持、自信和从容即使不局限于华人圈,也显得不落他人。
从天一到南洋再到邵氏,从邵氏影城到香港电影城;邵氏家族真正经历了中国电影业从草创到兴旺的几乎全部时代,甚至说中国电影的奠基以及香港电影的发扬光大都是邵氏一手缔造。而早于所谓的香港电影黄金期(八十年代中到回归前),邵氏淡出电影界,开始在电视和大众娱乐领域发威。我们当然能理解邵氏对于华人电影,TVB对香港文化的影响;而事实上,在大陆娱乐产业的起步阶段,正是邵氏和TVB出产的这波天王天后们,成为了主流的审美情趣和娱乐消费对象。若不是广电禁止大陆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港剧,这种影响或许还要深远。
文昌劳务派遣公司田福人力认为,影响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靠突破性的发明和产品,有人靠卓越的金融运作,而最深远以及难度最高的怕还是文化(排除发动世界大战这样的因素)。若是一个人非是靠政治力量,而持续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过半个世纪,那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