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分析
土壤基质是土壤的固体部分,它是保持和传导物质(水、溶质、空气)和能量(热量)的介质,它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土壤固体颗粒的性质和土壤孔隙状况。土粒密度指单位体积土粒的质量;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里土壤干土的质量;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所占的百分率,通常以百分率来计。土壤容重、孔隙度是反映土壤固体颗粒和孔隙状况最基本的参数,土粒密度反映了土壤中固体颗粒的性质;如果要测定土壤粒径一定得知道土粒密度值;才能利用土粒密度和土壤容重来计算未知的土壤孔隙度,有次可知,土壤的孔隙度不是实验测定出来的,而是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间接来计算出土壤容重的,从土壤容重作用上看,它反映了土壤固体颗粒和土壤孔隙的状况,一般来说,如果土壤容重小,则说明土壤比较疏松,孔隙较多,反之,土粒密度大,则说明土壤比较结实,结构性较不好,孔隙少;土壤孔隙情况与土壤团聚体的直径、土壤质地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对土壤中的水分、肥力等状况和农业生产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土壤容重、比重、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的关系如下:
总孔隙度(%)=[(比重一容重)/比重]×100% (5)
毛管孔隙度(%)=土壤田间持水量(%)×容重 (6)
非毛管孔隙度(%) = 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毛管孔隙度(%) (7)
表3—1 不同时期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时期 |
土层
(cm) |
土壤容重
( g﹒cm-3 ) |
田间持水量
(%) |
总孔隙度
(%) |
非毛管孔隙度(%) |
非毛管孔隙总孔隙度(%) |
渗透速率
( mm﹒min-1 ) |
花期
穗期
花粒期
|
0-10
10-20
0-10
10-20
0-10
10-20 |
0.91
1.32
1.09
1.36
1.01
1.06 |
20.65
7.23
12.27
6.61
28.14
20.85 |
66.80
65.87
58.94
58.10
32.80
33.24 |
37.57
38.89
35.82
35.66
32.30
34.54 |
43.76
44.76
38.97
39.59
36.43
35.49 |
3.04
1.59
1.83
0.57
4.54
2.41 |
由表3—1中数据分析可知
(1) 土壤容重:0—10 cm 内土壤容重最大的为穗期1.09 g·cm-3,最小的为花期 0.91 g·cm-3,土壤容重反映了土壤的疏松状况。结果表明,花旗时的土壤较疏松其次为花粒期。10—20 cm土层中容重最大的仍为花期1.36 g·cm-3,其次为花期1.32 g·cm-3,最小的为花粒期1.06 g·cm-3。土壤容重在0—10cm 和10—20 cm 的变化中,花期变化最大,变化最小的为花粒期。
(2) 田间持水量:0—10 cm 内持水量最高的为花粒期,达28.4%,其次为苗期,最小持水量出现在穗期,为12.27%。10—20 cm 内,这种规律仍被保持。苗期持水量变化最大,上层土壤几乎是下层土壤的3 倍。花粒期持水量变化最小。
(3) 渗透速率: 渗透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水分通过单位体积土壤的量,渗透速率大,表明土壤疏松,利于水分移动。由表中数据可知,花粒期表层土壤的渗透速率最高,为4.54 mm·min-1,其次为苗期3.04 mm﹒min-1,而穗期渗透速率相对较低,为1.83mm·min-1。在10—20 cm 土层呈现出与此相同的规律。
(4)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发育期土壤的变化趋势见表3—2
表3—2 不同时期土壤水分比较
时期
|
烧杯重M0 (g) |
风干土样M1(g) |
一次烘干后的土样M2(g) |
二次烘干后的土样
M3(g) |
含水量(%) |
花期
穗期
花粒期 |
54.906
51.429
53.202 |
59.935
56.436
58.314 |
59.861
56.415
58.270 |
59.858
56.411
58.268 |
0.9
0.42
0.86 |
本文来源:海南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