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才在线、海南招聘网-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来自:田福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4-08-11 09:02:07

有机质的测定:土壤有机质不仅作为作物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土壤中异养型微生物的能源物质,同时也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土壤的肥沃程度。土壤的有机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状,测定土壤有机质一般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硫酸亚铁还原滴定法。

全氮的测定:研究表明,土壤含氮量的多少及其存在状态,通常和作物的产量在某一条件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从我国目前土壤的肥力状况看,大约80%的土壤都缺乏氮素。因此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可作为施肥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指导作物施肥和增产效果。测定全氮可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

PH的测定: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西北、北方很多土壤PH值偏大,南方红壤PH偏小。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相应地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另外,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说,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节来使作物增产。一般用电位测定法测定土壤PH值。

阳离子交换量:阳离子交换量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即指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与土壤固相阳离子之间所进行的交换作用,它是由土壤胶体表面性质所决定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一般情况下,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土壤胶体的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影响着土壤缓冲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是评价土壤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它反映着土壤的负电荷总量和表征的化学性质。在本实验中【海南招聘网】采用乙酸铵法和氯化钡法两种方法来测定,并以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本文来源:海南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