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才在线、海南招聘网-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

来自:田福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4-08-09 08:40:32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早在19世纪初就产生了雏形,并随着社会变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演变的过程。但我国的房地产的剧烈演变主要是近50年的发展和变化。根据房地产业巨大变化的历史时间的不同可以将我国房地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78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存在,当时外资和华资房地产公司并存并集中于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大城市,进行土地和房屋的经营活动。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大、投资性强,所以政府对房地产相应地做了一些规定。当时的房地产市场是十分脆弱的,但已经具有雏形。

第二阶段:1979~1992年。1978年年底,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的确立,我国开始了不断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房地产逐渐恢复了商品属性,我国停滞了30年的房地产也逐渐恢复和发展。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商品房开发的实施,过去仅仅作为福利的住房逐步取得了商品的属性,能够在市场上交易。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正向个人作为房地产投资主体,房地产作为商品在市场自由流通的方向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住房制度改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为建立房地产市场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92~1993年。随着对外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业也相应地成为了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对象。但在实践中,由于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管理机构不健全,法制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房地产市场大发展的时机变成了不切实际的飙升,造成了过分膨胀。

第四阶段:1993年至今。房地产的快速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因而引发了决策层的关注,在1993年后颁布的一系列的法规都标志着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理性发展的阶段。这段时期主要的措施有:(1)不能按期开发的土地全部收回;(2)房地产投资势头有所减缓,交易总量下降,泡沫现象被大量挤出;(3)全国企业进行严格整顿,规范房地产主体行为;(4)房地产市场开发项目结构趋于合理,住宅投资比重上升。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总的来说发展速度平稳,基本上与国民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协调,市场行为趋于理性。但房地产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相比仍然滞后。其主要特征是:(1)房地产商品化进程缓慢;(2)房地产市场体系不完善;(3)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主体存在扭曲和缺位现象。

本文来源:海南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