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到2012年,中国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从200万到了700万的人数,可是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都是稳定在90%左右,在就业率稳定,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每年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是在逐渐的增加。根据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数据的显示:目前的就业质量非常的堪忧,2011毕业工作半年后的大学生月平均收入2700元左右,本科毕业生的收入刚刚超过3000元。有相关数据的显示,有70%的毕业生表示,在毕业后的一年里受到非常大的经济压力,面临很多生存和生活上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很难考虑自身长远发展的问题。我们面试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很难在学校中学到,所以很多知识、技能和能力难以在具体的工作用到。
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难,主要的原因是;1、普遍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一进学校就忙于自己自己的学业,忙于校园活动,忙于课外活动,校际交流活动,但是没有重视求职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旦到了大四,突然意识到就业的问题,而自己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这样就难以找到中意的工作。2、企业的话,每年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大学进行招聘,但是大学生所体现的能力,素质以及入职后的潜力难以让我们的企业感觉满意,所以现在我们就发现市场上出现一个现象是:企业求贤难,大学生求职难的困境。
能力模型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求职准备。我们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通过临时抱佛脚就能做好的事情,所以求职准备是为了帮助求职的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以及为他们进行充足的各行各业招聘和职位信息,让他们对企业和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两项匹配才能确立一个良好的求职目标。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超过3/2的同学在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如果能在求职的初期就能确立自己的求职目标,同学们后期获得工作的质量和数量都会大大多于那些没有确立目标的人。第二个层次四基础素质,值的就是我们毕业生能在学校里获得的教育背景,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完善,积累一些相关的工作经历,并获得许可。第三个层次是能力和技巧。许多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处于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对各个行业的了解比较缺乏,对自身的人生也不够清晰,所以导致很多同学盲目求职。
本文来源:海南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