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经过二、三十年,逐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才,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劳动、志向、知识、智力、身体等因素,都是在变化、发展的。但是,一个人无论怎样变化、发展,时间则是朝夕与共的伴侣。如果用时间做一把尺子去度量人才成长的路程,就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这就是人才学研究中的年龄区问题。
关于人才成长阶段的划分,已经有了一些说法,有的分为三段,有的分为五段。“【海南招聘】”认为:在年龄区的划分上,必须注意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即人才成长的生理变化和由此引起的某些心理变化的特点以及人才自身在事业发展中的特点。不但要看到不同阶段的特点,还应注意到不同阶段互相衔接的方面。根据上述原则,可以把人才成长的全过程划分为学龄前阶段、学习阶段、做贡献出成果的阶段、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即学龄前阶段,指一个人从诞生到入学前这六、七年时间。这个阶段,对于一个人能否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不被人们和社会所重视,人们对这一个阶段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甚至把本来是这个阶段得到东西,误认为是先天所带、上帝所赐。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有些专家认为:决定成人的钥匙是在两岁以前,而决定成人的精干程度和成为学习基础的智力结构是在四岁以前。最近,意大利学者卡瓦利尼在世界《人类智能大会》上提出“智力就是小孩感觉发展的结果”的论断。
第二阶段,是学习的时期,一般来说是指人们七岁到二十五岁,也就是说,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全部学校教育期间。即使对于没有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而靠自学成才的人们,同样也需要大约十七、八年的学习时间。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知识的积累和智力进一步的发展多这个时期·对于人才类型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是做贡献出成果的时期。有人把这个阶段叫做出名时期,这是不合适的。因为事实证明,在私有制社会里,名实是不可能完全相符的,出了名的人,有许多是有实学的,也的确有一些名人却未必有真才。反之,还有一些人的才学、贡献,直到【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死后许多年才得到公正的评价,才出了名的.因此,不能以出名不出名作为划分人才成长阶段的标准。这个年龄区,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把前两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智力和积累起来的经验与知识付诸实践,并且通过实践这个桥梁向实现过渡,这是一次飞跃。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美国学者莱曼,曾对不同职业人才的最佳年龄进行过调查。【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提出的数据可供“【海南招聘】”探讨这个问题时参考。
莱曼指出,体育运动员的最佳年龄区是二十五至二十九岁,歌剧演员的最佳年龄区是三十五至三十九岁,绘画艺术家的最佳年龄区是三十二至三十六岁,化学研究人员的最佳年龄区是二十六至三十六岁,数学物理研究人员的最佳年龄区是三十至三十四岁。另外,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先生和中国科学院的赵红洲同志都认为:自然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还是在二十五岁到四十五岁。【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们对相当数量的社会科学家进行考察得到的数据是:社会科学家的最佳年龄区晚于自然科学家,大约在三十五岁至五十岁之间。这里的“最佳年龄区”,是指这些人取得最佳成果、做出最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实际上属于好或较好的年龄范围要宽大得多。除了运动员、杂技演员等有特殊体质要求的“行当”以外,从二十五岁到六十岁,在坐标上都存在较为密集的分布点。例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济学、哲学的教授,得到教授职称的平均年龄为四十二岁,美国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的平均年龄为五十一岁。总之,从二十五岁到六十岁,可以认为是人才做贡献、出成果的时期。当然,其中又可分为最佳年龄区、佳年龄区和较佳年龄区。“最佳年龄区”以前的几年,可称“佳年龄区”,“最佳年龄区”以后的若干年,可称为“较佳年龄区”。
第四个阶段,是人才的成熟时期。所谓成熟时期,指的是人才已在不同的事业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已经给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于是进入这个成熟了的时期。在这个成熟了的时期,主要是巩固和推广成就,传授、培养后生。这不是说,在这个阶段就肯定无所成就了.恰恰相反,有些学说的发展,新业绩的创造,正是在这个阶段酿就的。也有“大器晚成”的,他们的生理年龄虽然进入了这个成熟阶段.}而其社会年龄却刚进人做贡献、出成果的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年龄划分不一定划得过死。
上述四个阶段的划分,还可以象第三阶段那样再划分若干个年龄区,如第一阶段,可以划分为婴儿、幼儿、儿童三个年龄区,第二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年龄区。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要比上述理论性的探索复杂得多、具体得多。
阶段与年龄区的划分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海南招聘】”必须指出不同阶段是互相衔接的,它们之间贯穿着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连续过程是通过阶段间的转折时间相衔接的。因此,这个转折时间的作用是相当重耍的。它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所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龄区,实现转折的条件也是不同的。例如: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折,需要及时的教育。这种教育与孩子的自然发育结合得越紧密,效果也就越好。有些家长认为学龄前教育不重要,把孩子的一切都寄托给学校,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并不有利,不仅会使【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们小学学习很吃力,甚至会造成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目前,有一些国家兴办了学龄前预备班。这样的预备班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美国现在搞了一个“先行教育运动”对一部分学龄前儿童进行辅助性教育。这项运动涉及到了上百万)L童。还有些国家虽然比较重视学龄前的智力开发,但是忽视了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因而使孩子不能及时适应学校生活。
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折,最需要的是富有经验的良师指导和合适的岗位。这个转折实际上是一个对已经培养出来的潜在人才(或称人才坯子)如何继续培养、积极使用的问题。如果确有真才实学,发挥不了作用,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就要改换工作岗位。否则,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当然,人才也可以适当调整知识结构,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但是这同样需要一个转折过程。
实现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折,主要是有效地完成两代人才的接续,保证后继有人和总结整理经验、著书立说、传授弟子的条件。
人才成长的连续性特点,就是通过转折时间或转折过程,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实践由自然人向人才的过渡,由一代人向另一代人过渡。同样条件下的人才,由于转折时间或转拆过程的长短,对于成长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为了高效率地培养人才,既不可不注意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又不可不往意不同阶段的转折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