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是人才最宝贵的一种能力。任何创造活动,都是才、学、识的综合运用,没有才、学、识为基础就没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创造能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智能结
构是否合理有关系,也与理论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说,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不仅具有一般方法上的意义,而且是人才顺利成长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
人才的创造能力与人才的品德修养也有密切关系。因为要有创造能力,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来自人才对社会主义祖国四化建设事业的炽热感情,来自为振兴中华,矢志要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做出贡献的坚定志向。如果一个人没有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忘【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的献身精神,任何创造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正如比埃尔·居里(1859-1906)所说:“科学上的任何成就,那怕再微小,其精神是伟大的”。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再微小的成就也难获得。因此在培养创造能力的时候,不可忽视品德修养对于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
培养创新意识.必须打破自卑感,克服奴隶性,多一些主人翁精神。人不应有傲气,但必须有志气、有勇气。要有“天生【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才必有用”,“人能也.彼能也”的精神风貌,才能激发起创造的热情。如果谨小慎微.思想拘谨,唯唯诺诺,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说,这种精神状态,必然压抑创造能力。有些人无所作为,并非没有创造才能,而是精神状态不济,包袱太沉,思想机器难启动。他们总觉得:“【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不咐里”不敢相信自己有创造能力,因此迟迟不敢进入创造阶毅。甚至象著名科学家法拉弟在跟随戴维之后,在1816年当【海南招聘】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一项实验的时候,也产生过“畏葱不前,把握不大,知识贫乏,信心不足”的想法。但是这一次实践的成功,使【海南招聘】信心倍增。接着第二年【海南招聘】的成果就更多地出现了。于是【海南招聘】的创新意识被激发起来.创造的思想火花不断进发,终于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获得第甲一个创造的成功,哪怕成果并不惊人、显赫,但是对于提高勇气,解除思想包袱,消除自卑感,激发创新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要培养创新意识。还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立志为之奋斗的目标,始终保持和不断强化好奇心。没有好奇,就不能有质疑,也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创造就无从发生。好奇,常常会促使人们对某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究,从而获得出人意料的惊人成果。象“时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概念,而爱因斯坦却在这里发生了好奇。‘时间到底是什么?”
【海南招聘】追踪了十年之久,创立了相对论。比萨教堂里吊灯的摆动,多少年来人们也是司空见惯了。而伽利略却对它发生了兴趣,终于导致了“摆的等时性原理”的建立。
要保持和强化科学的好奇心,就要保持对生活、对事业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不要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漠不关心,甚至麻木不仁,无动于衷。特别是对于新事物要有满腔的热情,对新的知识、新的领域要敢于去涉猎,去探索.,新的天地必定有无数的奇珍异宝使人们的好奇心得到报偿和满足。
要保持和强化科学的好奇心,还必须培养求实、求真的精神‘要创根问底,不中途而止,不要似懂非懂,而要透彻了解。有的人虽然有好奇心,善于质疑。但是又担心“这样简单的间题提出来会让人笑话”。于是缩了回去,‘可问题依然存在。这不是一种应有的治学态度,久而久之就会湮没了好奇心。
要提高创造能力,需要时时注意克服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人们对一个间题考虑得比较长久,就容易形成一种固定的习惯了的思考路线,这种思考路线贯彻下去,常常会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压抑,妨碍新思想的出现。这种“习惯性思维”,用不着有意识训练,就可以自发地、在不声不响中形成,而且还不易被人们察觉而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支配。
因此,要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就必须对它保持高度的警觉,时时检点自己的思考方法,是否受到了它的影响。经常变换工作内容,转换研究问题的角度,采取多路思考的方法,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常常“反过来想一想”,或者“把问题推向极端,看看会怎么样”,甚至干脆把研究停下来,让头脑冷静冷静,得到放松,以及经常与别人进行交流,共同探讨,等等,这都是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