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但是,发展科学技术、赶超世界水平,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队伍。没有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业务管理水平都无法提高,现有的物质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进的先进技术也消化不了。所以,人才问题是四化建设中的关键的关键。
我们现在是人口过多,人力不少,人才奇缺。搞四化迫切需要人才,人才在哪里呢?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当然不是没有人才。但是,由于我们培养、发现人才的工作做得不够好,有些人才被浪费了、被埋没了。
现在的迫切需要就是开发人才。就像开矿一样,把各种各样的人才挖掘出来,使人尽其才,让他们为四化建设充分贡献力量。开矿不容易,需要花时间,要舍得投资;开发智力也同样需要下功夫,需要一定的“投资”。“智力投资”就是开发人才。过去我们对它不够重视,已经吃了不少亏。物力投资固然重要,但是它的轻重缓急要靠人的智力来决策,投入的物质装备也要靠“人的智力有效掌握,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经济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把“人才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上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破坏殆尽。它所以恢复发展得比较快,与它在《明治维新》时建立了一支自己的科技队伍,战后又大力开发人才、充分发掘原有技术骨干的作用,是密切不可分的。日本政府曾明确规定:“振兴科学技术的根本,是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中心,来培养人才”。这个方针,在六十年代以后的日本高速现代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美国在本世纪初,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但是它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聘用欧洲专家,请他们到美国讲学,来促进自己科学的发展。美国一直注意人才开发,舍得智力投资。不仅自己造就一大批科学人才,而且制订了许多政策,鼓励和吸引大批国外人才到它那里去。有人估计,美国现有国民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额,大约有一半是由于智力投资取得的。
解放初期,天津市科技人员只有三千六百多人,占全市职工总数十五万人的百分之二点四。我们在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同时,注意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到一九六五年,科技人员增加到将近六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六十万人的百分之九点九三。从解放初期到一九六五年,职工增长三倍,而科技人员增长了十五倍。因此,这一时期相应地说,经济发展也比较快。可是自一九六五年以来,由于林彪、“四人帮”对教育、科技工作进行了极其严重的摧残,梗阻了科技人才发展的通路,科技人员的数量增长极慢。截至去年,海南人才在线市科技人员才十万人,增长比较也就二分之一多点,这与职工人数增长一倍半的速度是极不相称的。职工人数达到一百四十八万人,但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却不快。今天,能不能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我们四化建设要克服很多困难,人才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天津市科技队伍总的状况,无论从增长比例和人数来看,都不能满足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不仅数量少,而且水平低。大部分同志近十多年来被林彪、“四人帮”剥夺了工作和学习的权利,根本无法接触现代科学技术;恰恰这十几年国外的科技发展甚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科技人员的水平相对来说是大大降低,知识严重老化了。同时,有卓越才能、有过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大部分已经年迈了。尽管许多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精神焕发,干劲很足,决心为四个现代化多作贡献,但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往往力不从心了。就是目前在科技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的科技人员,已大多是四十多岁、五十岁左右,依照搞科学研究的同志计算,这批骨干不仅超过了科学发明的峰值车 ,处于“最佳年龄区”的尾端,而且许多同志已经远远地越过了这个区域。“数量少,水平低,年龄高”,对我们科技队伍的这个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人才的浪费问题。我们一方面人才奇缺,一方面又浪费严重。前几年,这个问题触目惊心。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目前仍然问题不少。一些有才华、有能力的科技人员,由于我们一些同志摆脱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么一些框框,求全责备,歧视知识分子,使得他们工作不舒畅,埋没了不少人才;有些确应调整的科技人员,由于人为的因素,长期调不出、派不进,埋没住了许多人才;还有一些科技人员,由于领导不放手任用,或安排不适当,不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使得许多人才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这种种浪费现象,至今还是比较普遍的,急需我们去努力解决。为此,我们就以下四个方面提些意见:
本文来源: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fr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