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才在线招聘网-以“傻”取胜

来自:田福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3-12-26 09:08:37

 


    交涉中,看似愚笨的一方往往占到便宜,言语笨拙的往往胜过口齿伶俐的。试着偶而去说:“我不知道”、“我不懂”、“帮帮我”、“我不清楚你的意思”,将这些词句适当地插人你的需求中。
    试着回想经验中你与反应迟钝的人是如何交涉的。你那灵活的比喻生效吗?面对低能儿,天花乱坠的数据对他都等于零。显然你的才干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失效。
    在交涉求人时,聪明人往往采取一种“低姿态”。
    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是,勇于说出:“不知道”、“不明白”、“请重复一遍”一类的话,或者作出一些巧妙的回答,实际是等于“没有答复的答复”。如:“在答复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听听你方的意见……”,“一般说来可能是这样,不过具体到这件事,我就拿不准了”等等。这样做往往在谈话中占主动,而自作聪明的一方常常被动。
    日本鬼子最能装蒜,看起来谦谦有礼,唯唯诺诺,实际上满肚子的坏水,如今弄得连颇有自豪感的美国佬也要惧他三分。
    三位日本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同美国一家公司谈生意。美国公司代表以压倒性的准备资料淹没了日方代表。会议从早上八点开始,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用了图表解说、电脑计算、屏幕显示,各式的数据资料来询问日方的价钱,在会议室中,迪斯尼乐园也没这么热闹。
    在整个游园会议式的过程中,三位日方代表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终于,美方的负责人关掉了机器,重新扭亮了灯光,转向日方代表:“意下如何?”一位日方代表斯文有礼、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看不懂。”
    美方代表的脸色忽地变得惨白。“你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看不懂?”
    另一位日方代表也斯文有礼,而带微笑地说:“都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以同样方式慢慢答道:“当你将会议室的灯关了之后。”
    莫说最没有耐心的美国人,就是最有涵养功夫的中国人大概也坐不住了,这时但求做成生意,哪管赚多赚少,只要争取不赔本就行了。
    1956年美苏最高领导人谈判。苏共书记赫鲁晓夫自恃聪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深藏不露。二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谈判过程中,艾森豪威尔自始至终表现得借僧懂懂、糊糊涂涂,每当赫鲁晓夫说完,他总是事先看看国务卿杜勒斯,等杜勒斯递过条子来后,才开始慢条斯理地回答。赫鲁晓夫认为自己作为苏联领袖,当然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而无须借助他人,因此,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看到艾森豪威尔“迟钝”、“无能”的样子,当场讽刺地问道:“在美国谁才是最高的领袖?是艾森豪威尔还是杜勒斯?”
    从表面看来,赫鲁晓夫显得非常机敏、果断、博学,而艾森豪威尔却显得优柔寡断,缺乏领袖气概。但事实上正相反。美国总统是大智若愚,而赫鲁晓夫是大愚若智。艾森豪威尔采取“扮痴卖傻”,在谈判中至少有三点好处:一是示弱骄敌,诱使对方暴露自己意图;二是可以熹得充分的思考时间;三是能及时获得助手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