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才在线——才能要素(3)

来自:田福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4-02-10 08:47:37

    如果说,科研工作者主要缺乏发现新问题的思路,那么,首先要关心当前有关的科研动态,加强分析和判断,而不是在基础学科上来一个全面复习。如果说,己有明确思路,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受到了阻碍,则要深入于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环节。总之,对症下药,才能收效。这一点在“智”的方面尤为复杂。
    在“智”的问题上,知识和技能在当前比较受到重视。如对数、理、化的强调,就说明对知识的重视,当然知识并不仅限于数,理、化。应当指出,对数理化的过分强调,即使对在校学生,也不完全合适。在校学生应当以基础知识为主。“基础”二字在外文中是elementary它和elemental同一字根,而后者具有初级的,简单的意思,也含有要素之意,基础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要素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等都是做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正象是组成全部自然科学的“要素”一样。要素知识是接受知识的初级状态,并不是直接产生科研成果的知识。产生科研成果的是综合知识,即由各要素知识和对具体事物口大气、飞机、细胞等知识、经验等,逐渐结合而形成。如,制造一个产品同时需要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以及设计、加工各种知识的综合。每个人对知识综合的不同,就有着个人的科研特色。知识综合并不要求统一的配方。因此,对组成这个综合的各种要素的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数理化是其组成部分,但份量要多少并无严格规定。大学毕业后,一般具备的数理化知识,急需与实用知识相结合,才能尽快地作出成果。因此,对于这些人知识方面的诊断的重点,就是实用知识的份量。如果大学毕业后,还停留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显然是不利于科研人才的成长的。
    在智的问题上最常见而又十分严重的缺点是对逻辑的重视不够。我国大学一般不学逻辑,我认为这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这就等于在智能机器中缺乏软件,大量的信息无从正确加工。一个人不学逻辑并不意味着他并不需要或根木没有逻辑,而只是意味着他没有系统地了解人类己有的逻辑成就,因此,只能按照个人的习惯方法进行思考,也就是以个人本能自发形成的逻辑起着软件的作用。当然,这并不排除有的人形成了健康的科学的逻辑系统,、但多数人却做不到,有些人则为错误的逻辑所支配。他们在思考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造成逻辑思想混乱。
    往往同样一件事,各人结论不一样。除了利害不同外,逻辑的差异是其主要原因。在科研中有一种4赶浪潮”的作风,这固然和追求名利有关,但往往是缺乏逻辑分辨能力而看不清科学发展的方向所致。
    有了正确的逻辑,不但能把各种人才要素组成力量,还能发挥个人优势,选择正确的战略和战术,又能支配着才能自我增长过程。才能自我增长过程是人才成熟的标志之一,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阶段,他才有可能在任何条件下,自动地扩充自己的智慧,主动地推动事业的前进。需要别人传授才能增长智慧的现象,只是人才未成熟阶段的标志。
    德也是诊断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研工作中很多能力的限制不是来自才,而是来自德,因此,单纯地从知识领域里想办法,并不是有的放矢的作法。
    只有进行了这样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才能正确找出不足之处,使自己尽快成为有用之才。但是也必须指出:人的才能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智的方面,往往很难求全。由于现代科研又带集体性,可以要求在集体的范围内,而不是在一个人的身上,达到完美的程度。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有人看出问题的所在,‘懂得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将这一批人组织起来。可以说,集体才能往往是个人才能的延伸,个人才能则是集体才能的基础。因此,即使一个集体,也需要具备各种才能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而有才能的带头人。而且还可以说,一个集体越大,对其带头人的要求也将更为严格,因为他面临的维系集体和排除干扰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德、智、体三者,总的来说,智是工作部分,即科研成果的制造部分,其它两部分则大体说来是工作的物质基础(体〕和精神基础(德)。首先,智是十分复杂和多样化的,它随着社会进化而不断发展。古代科学家所起的社会职能是满足生产的较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适应与迷信作斗争的需要,因此,他们综合观察所有的自然现象,得出朴素的辨证思想的解释。资本主义兴起后,适应“船坚炮利”和商品生产的需要,科学走向专业化和精确化,要求科学家埋头苦干,细心钻研。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现代生产日益复杂化、精确化、大型化。又要求科学家既能精确分析,又能统观全局。这三个时代科学家的不同,主要反映在智能结构的变化上。以下就当前智能的三大部分:知识、技能和逻辑及其结构的特点进行一些讨论。